重点实验室简介

“浙南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前身为“浙南水稻选育种试验基地”,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依托单位。“浙南水稻选育种试验基地”于1996年8月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浙江省计划经济委员会、浙江省财政厅联合批准立项并列入浙江省重点试验基地建设计划,1998年通过验收并对外开放。2007年,在“浙南水稻选育种试验基地”的基础上计划筹建“浙南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同年12月通过专家论证,2008年11月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浙江省计划经济委员会、浙江省财政厅联合发文同意筹建“浙南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
  “浙南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现由由新桥本部、藤桥基地、海南基地组成,办公场地面积约8864平方米,试验基地70公顷。其中,新桥本部实验室及办公楼7241.9平方米,藤桥基地办公及实验室822.1平方米,海南试验基地综合楼及附属建筑800平方米。实验室仪器设备3421.45万元。拥有抗性鉴定实验室、组织培养实验室、细胞与基因工程实验室、生理生化实验室、种子检验室、植病实验室、土壤肥料实验室和微生物实验室等研究实验室。实验室配备了三重四极杆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核磁共振光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高压液相色谱系统、核酸蛋白检测仪、eppendorf梯度PCR仪和荧光定量PCR仪等先进仪器设备。现有固定固定工作人员53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副高级职称24人,博士13人,硕士36人,高级职称人数和研究生人数分别占固定人员人数的73.6%和92.5%(表1)。科研队伍学历、老中青和职称分布合理。
  实验室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以水稻、甜玉米、小麦、花椰菜、青花菜、番茄、黄瓜等作物为研究对象,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水稻与特色蔬菜育种、作物高效安全生产技术、作物生长环境研究”四个方向的研究,突出“丰富的种质资源平台、坚实的理论研究平台、长效的实践平台”三大平台的建设,为浙江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国家“十三五”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课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及浙江省重大重点项目等各类课题200余项;先后荣获了国务院嘉奖令、全国科技大会奖、农业部科技进步奖及浙江省科技进步奖等市级以上荣誉110余项;审定农作物新品种50余个(如泰两优217、金玉甜2号等浙江省主导品种);发表SCI等研究论文2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稻、麦、玉米、番茄和花椰菜等品种年推广面积在200万亩以上,为我省乃至全国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良作物新品种及安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年创社会经济效益近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