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在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发展大会之际,由浙江乡村振兴职业教育研究院主办,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工匠研究中心、全国乡村振兴产教融合联盟以及温州市现代农业与职业教育研究基地协办,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农业强国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振兴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温州召开。
开幕式由浙江乡村振兴职业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主持。

来自全国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近400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参加会议,共话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现代化发展。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更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杜志雄在致辞中充分肯定温科院在全国率先开展农科院基础上办高职院校的改革探索,以“应时之举、担当之举、务实之举”高度肯定论坛召开的必要性。他强调,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强化联动协作,共同打造农业职教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新范式和新标杆,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培养输送更多优秀人才、提供更强科技支撑。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职业院校发展处处长任占营在视频致辞中,紧紧围绕“新内涵、新愿景,新使命、新作为”要求在职教兴农与改革创新实践中,弘扬“敢为天下先”的温州精神,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切实提高现代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吸引力。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教育处二级调研员王馨以线上形式发来贺词。她表示,要在涉农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攻关、农业科技推广实现“三个加快”创新步伐与应用力度,构建面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发挥先锋队作用。

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研究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原主编赵伟以《县域发展、乡村振兴与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作主题报告,他以丰富的数据案例介绍了“何为县域”,从“千万工程”到“乡村振兴战略”延伸展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从“两维度、七方面、多地域”重点介绍县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现实蕴意与路径选择。

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职教通讯》社长庄西真就《中国式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有何作为,如何作为》开展主题讲座,从“新农村建设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探索、到“人与地,素质与收入”的乡村困局,再到“拓展服务、专业赋能、决策咨询”的乡村赋能,探究如何实现乡村振兴里的“中国式现代化”。

温州市神鹿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斌就《融入国家战略 发展温州现代种业 助力乡村振兴》开展主题讲座,他以详实的图表数据“跳出中国看中国”,聚焦国内国外、区域地方种业发展,介绍“驯化育种到智慧育种”与“住的经济到吃的经济”(住房经济到新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为推进发展温州现代种业、发挥乡村振兴中现代种业作用的关键路径提供思考的方向。

会议发布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服务农业强国建设温州共识》,以“我们的认识·我们的倡导·我们的展望”汇智聚力谋划职业教育发展,团结奋进促进乡村共富事业。围绕11个研究方向,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院长、浙江乡村振兴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赵降英发布《浙江乡村振兴职业教育研究院年度课题》。
此次主题论坛共分为开幕式、主论坛和三个平行论坛,会前召开闭门会议,共商共识与课题,内容聚焦乡村振兴与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乡村振兴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与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等主题。专家们直击痛点、切中要害,从乡村振兴的困境到未来的发展模式,从职业院校的建制到涉农人才的培养,共同探寻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论与实践、创新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据悉,浙江乡村振兴职业教育研究院是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在2022年牵头发起成立并围绕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研究的学术机构,着力推动省域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研究领域智库,孵化高层次科研项目和标志性科研成果,打造培育智慧新农匠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