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十一五”期间,“浙南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重视人才培养,积极引进结构性人才,共计引进博士5名、硕士11名,职工进修硕士15人。至2010年底,有固定科研人员45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14人,中级职称26人,高级职称占在编人数的31.11%,中高级占88.89%,其中博士5名,硕士29名,科研队伍学历层次得到提高,老中青和职称分布合理。
实验室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联合相关单位合办会议,并邀请知名学者前来作学术讲座和指导育种工作,对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5年来,联合举办学术会议3次、参加会议和技能培训30余次、邀请学者专家来访60余位,如颜龙安院士,中国农科院万建民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侯喜林教授、全俄蔬菜研究所首席育种专家Svetlana Ignatova、上海基因中心罗利军研究员、浙江大学汪炳良教授、浙江省农科院王建军研究员、四川农业大学吴先军教授等来实验室作学术讲座或莅临指导工作,提高了科研队伍的科研业务能力。
学院是以农为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实验室在学院农生系种子生产与经营、设施农业技术、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和绿色食品生产与检测4个涉农专业802名学生的教学、人才培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承当了农类学生的课程教学、实验实训、技能竞赛指导等多项任务;2010年培养毕业生140名,为社会输送了一批高素质的农类专业技能人才。
实验室将一如既往地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引进结构性人才,强化在职职工的培训和进修工作,并充分利用重点实验室资源为教学服务,做到科研、教学有机统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农类专业技能人才。